【资料图】
“一年到头,茶季这段时间最忙。”4月17日晚,已是深夜,歙县溪头镇桃源村小汝家庭农场的茶叶生产车间依然灯火通明,一派繁忙。农场负责人柯小汝和制茶师傅正忙着赶制春茶,车间内机声隆隆,茶香四溢。“从3月20日开始采收鲜叶制茶,现在每天收购鲜叶1600多斤,制作干茶300多斤,春茶市场供不应求。”在这个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的春天,柯小汝忙碌且充实。
白天,在小汝农场流转的海拔500多米的百亩生态茶园内,满山的茶树沐浴着春光,郁郁葱葱,山谷间弥漫着清幽茶香。10多位茶农穿梭其中,腰挎竹篓,十指翻飞间,一片片青翠欲滴的新芽便落入篓中。“在基地务工采茶,每天有近200元收入。”茶农汪华仙说。傍晚5点多,茶厂热闹了起来,附近村庄的茶农正赶往这里出售鲜叶。看茶、议价、称重……现场忙碌有序。“茶园里扦插了黄板,茶叶品质更佳,凭绿色防控卡卖茶,价格更有保障,刚刚卖了200多元。”茶农柯秋花对价格很满意,车间厂房里,笑声朗朗。
深夜,制茶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,占地1200平方米的清洁化生产车间里热火朝天。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翻炒、烘干……一揉一捻间,浓郁茶香直扑鼻尖,沁人心脾。脱贫户柯连荣正在摊晾鲜叶,今年是他在农场干活的第6年,去年茶季务工收入就有1万多元。“离家近,茶叶卖给农场价格有照顾,家庭收入有保障。”柯连荣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。“对脱贫户的茶叶优先收购,价格从优。”柯小汝表示。
“深山出好茶,返乡创业就是想把家乡好茶带出大山,销往全国。”柯小汝年轻时进过工地、洗过盘子、当过保姆,2015年回乡创办小汝农场,8年多来,她坚持高标准科学化管理茶园,建立“农场+合作社+公司”模式,通过品种改良和绿色防控,提高茶园亩均效益,带动社员增收致富。
致富不忘乡邻。小汝农场常年对口扶持脱贫户10户,对50多位脱贫户生产的茶菊,按照高于市场价10%给予收购,每年“溢价收购+务工支出”超20万元。2022年农场首次实现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,产品远销全国,荣获“安徽省个体工商户10佳”“省优秀示范家庭农场”等荣誉称号。
值班编辑:胡晓苗


全国首份《家庭教育令》来了!督促家长“依法带娃”